学科概况
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 学科概况

作为我国最早从事环境学科研究和教学的平台之一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本学科建设始于1952年刘培桐先生创建的土壤地理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教学、科研团队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发展了以水环境过程与效应、水生态过程及效应、环境修复理论及技术、城市生态模拟及调控、湿地生境模拟与调控、环境评价规划及管理为主要特色的研究方向,承担了系列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为解决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双一流),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为A20226ESI 环境/生态学科排名列67/1468(前0.05%);US News环境/生态专业排名第49;英国 QS 环境科学排名中列第101-150位。

新时期,面向我国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和高水平人才培养需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水平人才培养为重点,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和平台建设,产学研相结合,从多层次提升学科水平,打造世界知名的学科高地,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一体两翼”办学布局。

一、人才培养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以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核心,对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

创新课程体系方面,创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素质与能力、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创建新型课程群,完善教授讲课与讲师辅导的团队课程教学机制。改革培养模式,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与考核的可操作制度,强调兴趣和张扬个性,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动手实践的治学态度;构建本--博一体化培养新机制,实施团队导师制,畅通选拨与培养渠道。优化教学团队,发挥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的优势,组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建立教师遴选、培养、考评、淘汰与奖励制度,遴选和引进外籍师资,逐步构建国际化教学团队。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明确实验技能要求,规范实验课考核,侧重学生实际认知能力的培养,全面落实生产性实习,科研项目向本科生开放,促进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

二、科学研究

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色研究发展方向的规划机制,凝聚学科有限的科研力量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培育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研创新团队,实现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丰硕产出。

凝炼科研方向,形成创新合力:面向国家环保重大需求和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凝炼研究领域的前瞻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研究方向,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指导下,凝聚金沙威尼斯欢乐人城学科科研力量而形成创新合力,发展形成学科国际知名科研团队,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实现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的丰硕产出。在学术论文发表方面,进一步提升学术论文质量,争取引领国际学术前沿科研成果的突破;学术专著出版方面,在提升国内专著出版质量保证基础上,推进英文学术专著出版;在发明专利成果申请和转发方面,加强国家授权发明专利的实践转化,并推进国际发明专利申报;在奖励申报方面,系统总结科研及教学成果,形成科研及教学成果奖励新突破。

三、社会服务

加强学科成果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与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参与或组织标准制定、平台建设、成果孵化、专利转化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探索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发展推动力的有效途径。

国家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公约和国际法规的制修订和履行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级和地方级的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等制修订工作,实现学科发展理论和方法等科研成果的快速社会化和标准化。“产学研用管”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搭建高校、企业、公司、管理部门联合的“产学研用管”创新平台,建立科技成果孵化机制,推动学科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环保教育与培训能力建设方面,加强与国内行业协会及中小学的联系,将环境保护教育推广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和群体,积极承担一线环保人员的理论与技能培训工作,为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四、队伍建设

紧密结合一级学科建设特色方向,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和队伍规模,促进队伍建设的质和量、专业组成、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布局日益完善,加强高层次人才及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育,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

优势学科方向团队建设方面,发挥核心研究方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使团队建设内涵更加明确,将传统“项目团队”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方向团队”,团队整体结构趋于合理完善,具有冲击国际一流团队的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引进方面,遴选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大力支持引进国际学科领域高水平人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拓宽和加深引进力度,多途径提升青年骨干教师潜力,提升学科队伍的整体研究水平。创新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采用普遍性激励和个性化打造培育相结合,形成分析-投入-评估-激励-共享-改进的长效运行机制。

五、条件建设

科研与教学基础条件的优化与重整,将成为未来学科发展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创新竞争的一个新焦点,是重中之重最具优先权的基本任务。其中包括了重点实验室规模和仪器设备配置、野外基地建设等多个层面。

完善平台大型仪器设备配置,建成多个学科方向性专用实验室和平台。多渠道、多途径拓展平台发展空间,特别是根据学科布局,巩固和完善已有的野外基地,力争将野外基地建设成为集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国际交流为一体的重要平台。加强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和转化,将科学研究-技术成果-工程示范-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在一起,切实解决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建立环境样品保藏中心,发挥金沙威尼斯欢乐人城跨学科区域性研究特色及化学物质分析和风险研究等优势。环境资源数据共享与管理平台建设方面,逐步建设环境科技资源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环境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面向学科内各类用户的信息服务门户,实现多层次的学科资源数据集成管理、查询统计、共享交换与应用服务。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全面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建立稳定的国际学术交流机制,充实和丰富国际合作平台,拓宽师生国际视野,跟踪和引领国际学术前沿,提升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拓展国际合作平台,加强师生国际交流:巩固与发展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间的稳定学术交流与合作机制,优化国际课程教师资源配置。发展以ISEMISAERISEISISRSIWA为主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探索并完善国际英文期刊建设和发展途径,吸收国际一线科研成果,积累办刊经验,提高学科国际影响力。积极聘任外籍师资,强化国际学生培养:遴选国际知名专家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师,建立弹性外籍师资聘任制度。加强留学生入学筛选、完善留学生培养方案、严格课程要求、规范中期考核、严把学位论文质量,推动国际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结合国际合作平台,与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建立博士生联合培养制度,重点建设博士双学位项目和短期交换生项目。